大疆机场 3 实现 7×24 小时无人化值守
访问次数:122
产物厂地:深圳市
更新时间:2025-06-26
简要描述:大疆机场 3 实现 7×24 小时无人化值守;大疆机场 3 通过硬件可靠性、软件智能化、部署灵活性的深度融合,重新定义了工业无人机无人值守的标准。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替代人工完成高危、重复性任务,更在于通过数据闭环与生态开放,推动行业向 “全自动化、全数字化、全智能化" 转型,成为能源、应急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 “全天候智能哨兵"
详细说明:
大疆机场 3 实现 7×24 小时无人化值守
大疆机场 3 能实现 7×24 小时无人化值守,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特性:
硬件设计与环境适应性2:宽温运行能力:机场 3 防护等级达 IP56,可在 - 30℃到 50℃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。其舱底有倾角可防止积雪,舱盖展开力量大,冻雨过后被冻住也能撑开,还能对无人机进行预热,确保在低温环境下无人机也能正常作业。同时,搭配的 Matrice 4D/4TD 无人机标配静音抗结冰桨叶,可在冻雨条件下稳定飞行,适应多种恶劣天气,保障了无人化值守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持续运行。
快速充电模块:内置的快速充电模块能在 10 分钟内完成无人机补能,使无人机可以快速再次投入作业,实现高效轮转,满足 24/7 无人值守的作业需求。
智能调度与协同2:云端平台远程规划:通过云端平台可以远程规划航线,支持多机场组网协同,覆盖半径达 10 公里的巡检区域。这使得无人机的调度更加灵活高效,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和环境条件,自动规划的飞行路线,实现对大面积区域的全面巡检,无需人工现场干预。
智能航线与自动化作业流:在安防、巡检等场景中,设置智能航线后,无人机可自动检测车、船等目标及红外温度异常点,并自主进行拍摄等动作,实现含飞行、检测、提示、记录在内的一整套全自动化作业流,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环节,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性。
数据传输与处理2:高速数据回传:无人机采集数据后通过机场高速回传至云端,结合大疆智图(DJI Terra)生成三维模型与缺陷标注,无缝对接公司管理系统(如电网 GIS 平台),实现巡检 - 分析 - 决策的闭环。这确保了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分析,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支持,同时也实现了整个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。
图传与搜星抗干扰:搭配新一代 D - RTK 3 中继站使用,具备更强的图传与搜星抗干扰性能。通过将其安装在高处,能解决因遮挡导致的 RTK 和图传信号问题,最远图传距离扩展至 25 公里,即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或铁塔强干扰环境中,也能保障无人机与机场之间的稳定通信,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。

大疆机场 3 实现 7×24 小时无人化值守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全环境适应能力、全流程自动化、全链路智能化叁大维度,具体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:
硬核防护与宽温运行
机场防护等级达 IP56,可在 - 30℃至 50℃温度下稳定运行,舱底倾角设计防止积雪堆积,舱盖可强行撑开冻雨结冰。搭配的 Matrice 4D/4TD 无人机具备 IP55 防护和静音抗结冰桨叶,在冻雨、8 级强风(12 米 / 秒)等恶劣条件下仍能稳定飞行。
智能温控与能源管理
内置 TEC 空调系统可快速为电池降温,10% 电量充至 90% 仅需 25 分钟,结合无人机 47 分钟续航能力(15 米 / 秒飞行速度),实现高效轮转作业。机场还配备备用电池,支持断电后 5 小时内云端在线并保障无人机安全返航。
云端远程规划与执行
通过大疆司空 2 平台,可远程制定飞行计划并自动下发至机场,无人机完成任务后自动回传数据并归档,无需人工干预。例如在电力巡检中,无人机可自动检测导线缺陷、红外温度异常点,并生成三维模型与缺陷标注,无缝对接电网 GIS 平台。
智能航线与任务编排
预设航线后,无人机可自动识别车、船等目标,自主完成飞行、检测、拍摄、记录等全流程,实现 “一键启动、全程无人"。新增的 “智能变化检测" 功能可周期性对比区域变化,适用于违建巡查、灾害监测等场景。
车载移动部署突破地域限制
支持车载移动部署,机场结构经车载振动测试,可快速响应紧急任务或覆盖长距离巡检需求。例如在应急救援中,车载机场可迅速抵达现场,配合 “开盖即飞" 功能,100 秒内飞抵 1 公里外 100 米高度指定点。
多机协同与空中中继
支持车载部署两套机场,通过双机交替作业实现 “1+1>2" 效能,自动接力悬停并实时回传画面。Matrice 4D 系列新增空中中继功能,一台无人机可作为中继站,确保另一台在无信号或遮挡环境下仍能保持图传畅通,最远图传距离扩展至 25 公里。
多层级数据加密与合规性
采用 AES-256 图传加密、4G 增强图传私有化部署,并支持司空 2 平台私有化部署,确保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。同时提供 OpenAPI 等二次开发能力,可无缝接入公司现有业务系统。
低延时直播与实时响应
引擎升级后直播延时显着降低,应急场景中可实现边飞边传和快速建模,落地后立即完成数据回传并生成粗模,为指挥决策提供毫秒级支持。
抗干扰通信与高精度定位
搭配 D-RTK 3 中继站,可解决铁塔、高楼等强干扰环境下的 RTK 和图传信号问题,确保无人机安全起降。Matrice 4D/4TD 的避障雷达结合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技术,在 15 米 / 秒飞行速度下实现 12 毫米导线级避障,无光环境中仍能辅助定位。
全时段视觉与感知能力
无人机配备低光鱼眼镜头、全彩夜视及近红外补光灯,支持 24 小时高清成像。Matrice 4TD 的热成像相机分辨率达 1280×1024,可清晰捕捉温度细节,适用于夜间巡检与搜救。
远程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
通过司空 2 平台可实时查看机场与无人机状态,支持远程调试与固件升级,减少现场维护频率。机场采用模块化设计,关键部件如充电模块、空调系统易于更换,降低停机时间。
开放生态与扩展性
支持智能算法开发者计划,提供 API 接口与负载扩展能力,可接入降落伞、气体检测仪等第三方设备,满足电力、安防、农业等多行业定制化需求。
人力成本大幅降低
无人值守模式减少 90% 以上的现场作业人力,配合自动化数据处理流程,运维成本可降低 70%。例如 1 平方公里光伏电站巡检,传统人工需数小时,机场 3 可实现全自动覆盖。
作业效率显着提升
无人机净作业时长较前代提升 37%,10 公里半径内仍可作业 18 分钟,结合快速充电与多机协同,单位时间覆盖面积提升数倍。